详情页

关于背景调查/背调,几点心得体会

时间:2022年08月02日

编辑:佚名

全身心做背景调查(背调)这个行业,已持续7年多的时间了。客观而言,这个行业,无论是授权的范围、尺度,还是具体的操作、报告标准,至少对于国内来讲,依然都还在探索当中,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是标准。基于这7年的经历,有几点简要的心得,感概一下:
第一,不可过于高估背调的功能。
背调,毕竟只是背调,不是国安局公安局查案(实话实说,就是后者,也难免会出现一些冤假错案呢)。所以,不宜过于高估,要求做个背调就能把被调查者完全查个通透。
但是,基于当前市场上背调产品的定价,在招聘配置工作中,这无愧为一个性价比很高的产品了。第一是,对比一下猎头费、人力资源相关项目咨询费就知道了,背调价格很低;第二是,真正优秀的背调,大多数的时候,都能查出实实在在的问题,规避风险。
第二,如果说背调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查问题,那方向就错了。
前几年在市场中,我曾看到一些背调公司宣传,声称“没查出人选的问题不收费”。我当时特别震惊,这是跟人选有多大的仇吗?不论是真人才还是假人才,人家就是找份工作呀。
在我看来,实事求是调查,了解清楚真相,在人选授权的范围内,通过合法合理的调查手段操作背调,然后告诉新雇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工作怎样、为人如何、优劣势在哪里、长短处有哪些。
再提请新雇主判断,他是否匹配?这是否是您想要的人选?这样的目的,就很纯正了。
第三,有些项目无法实质查得。
比如商业利益冲突一项。
因为授权范围的制约,只能查询到人选本人名下是否登记了企业,担任过股东、董监高等,但是现实中,很多人会用自己家人、甚至是亲戚朋友的身份注册企业、登记单位,这样的情况,由于后者不会授权,就无法查得。对此的建议是,更多只能让人选在入职前进行一些自身的承诺或保证。
另外,涉及工作经历部分,作为背调,毕竟只有那几个维度(一般每段经历通过3-4个维度了解,维度多了范围就大,不仅增加成本,也会引起人选反感),而每一个人对人选的评价,都或多或少带有自身的立场。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就代表着无偏无袒、中立客观,所以,背调要比较接近真相,一是,一定要自主找人,尽量自主找(这很重要);二是,不妨多看重上级维度的评价,除了直接上级,哪怕是间接上级、隔层上级,甚至是将职级更高的人作为受访对象。过去7年,观火做中高端背调居多,我们的经验一般认为,如果同时有几位上级对人选的评价比较一致——都是好评,或者都是差评的时候,理应就比较接近真相了。
第四,职场是人情社会,不愿得罪人?不见得!
很多人以为,背调都是打过招呼了,走个形式,调查不出什么,意义不大。
其实并非如此,实践出真知,过去的经验让我有切身体会。职场是个人情社会,这不假,但正因为是个人情社会,很多人明面上不会直接来评价你,可是面对独立,且有保密约束的第三方背调机构,他们还是蛮愿意讲真话的。
这其中有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就是作为受访者,是否足够信任打来电话的背调员。如果不信任,估计连配合你都成问题;但一旦信任了,大概率会和盘托出。
所以,这对背调员是挺高要求的。
一位比较成熟的背调员,工作内容绝不仅仅是简单打几个人选提供的电话,输出一份简洁的文字报告,甚至在根本没了解企业实际的招聘配置工作需求的情况下,随随便便给人选判个红灯绿灯。
而是,从背调的准备阶段开始,他的使命就是通过各种合法、合理的渠道,去了解这个人选。核心在于了解二字,这当中涉及到很多的信息搜集、资料整理、沟通应变能力、知识面、逻辑性、文字功底等等。一方面,要通过人工(而不是机器)调查,对人选的长短处、优劣势有着足够的了解;二方面,还需要了解雇主,深刻理解雇主的招聘需求,乃至企业文化,站在HR的角度,把用人匹配度这类视角深入理解到位。
第五,大多数的人选比较反感背调,那是因为,没有遇到好的背调机构。
自知之明,是一件很难的事。很多人工作了多年,也完全不知道自己,认不请自己。
我们曾经遇到一个人选,能力、人品等都不错,唯一就是,从性格来讲,他恐怕不太适合国企的工作风格,后期可能还有其他因素杂糅在一起吧,他确实没有入职那家委托方我们做背调的国企。但是,不到2个月,深圳某企业招聘了这个人,恰好这家企业也是我们的客户,经委托,我们重新背调之后,他顺利入职了。
很偶然的是,有一次,这位人选居然成为了我们的受访者——也就是另一位人选的上级证明人。一听到观火的背调电话,他不仅很客气地配合我们完成了背调工作,在对话的末尾,他还特别对观火背调表达了感谢。
背调,对于人选来说,真心无愧为一件大好事情,它让你不要去或者阻止你去一家不太适合你的企业,反倒可能会促成你去了一家真正合适的公司。
当然,前提是,需要一份好的背调作为支撑。
一份好的背调,不仅能让人选更加认识自己,也更让企业熟悉、了解了这个人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去用他。怎么不是好事!
第六,不少企业,对第三方背调失去了信心。
在我们营销的过程中,很多企业反映,曾经找过外部的第三方背调机构,用了一段时间,发现和自己HR做的差不多。
听到这一点,实在是很遗憾。
可实际的情况,也许真的如此。国内不少背调公司,就是外包机构,所谓“外包”二字,就是HR本身完全能做的事,只是因为在甲方实在太忙了,没时间,所以将这项工作外包出去而已。
矛盾在于,既是外包,又何谈独立的第三方?
我们一直认为,真正的背调公司,应该坚持真实、客观、全面、准确,对于原则,要保持一种坚定而恒久的立场。
而从技术层面来讲,一定是一家独立、有深度的调查公司,是的——独立调查。
第七,HR对背调,存在一种权衡。
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团队,比如我们观火背调的部分客户,将招聘量、到岗率作为招聘端HR的一个常规绩效指标,更关键是的,对该人选的后期使用效果,也会纳入他的绩效之中。这样的企业,就很重视背调,对接的时候,也会说,让背调机构实事求是,放手去做,他们要的是真相。
但是,毕竟还是有很多企业,主要就是看HR的人员到岗率。所以,连HR自己都希望甚至祈求,背调可千万别出问题。这样的话,作为一家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在应对一个立场很鲜明的HR的时候,就难免遇到难题或尴尬。对于这种情况,形式化的背调也许更受HR欢迎,因为毕竟最好就是走它个流程。
但不得不说,企业会受损。
第八,如何对比背调机构。
背调是个微利行业。一个项目,从身份学历,查到最近几段履历和表现,全部下来,也就一两千块。说白了,大概一件外套或羽绒服的价格。
这就好办了。如果真要真心实意地,从企业用人的角度去甄选背调机构,对背调有较高的要求、标准的话,那么甄选是一件简单的事:
试单成本是很低的,所以,请A机构做一份,请B机构做一份,请C机构做一份。哪家做得好,就用哪家,恐怕属于最靠谱的方式了。
第九,个人一直觉得,背调这个行业的价值,被现状严重低估了。可能是这些年,一些不断新成立的背调机构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只能压缩利润空间。但一家真正好的背调机构,更应该在产品上下功夫。从成立当天开始,观火就致力于在中高端人才领域,做最好的背调报告,没有之一。
以上,突发几点心得。身在背调这个领域,很希望,也有信心能把这个细分领域做得有价值,不管是对HR从业者、对人选自己,还是对企业用人来说,都让背调真正有用。
相关文章
猜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