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民政部门关于推动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自查自纠情况报告模板 g89

时间:2022年03月27日

编辑:佚名

根据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清单,民政部门主要涉及保基本民生方面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完善社会保障情况以及健康养老等民生项目建设,现将民政部门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 落实主体责任方面

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稳”“六保”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传达学习了县委县政府关于解决就业、过紧日子等六稳六保工作文件精神,结合民政业务工作实际,对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促进了“六稳”“六保”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 聚焦监管责任方面

召开了民政系统干部职工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与“六稳”“六保”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民政实际,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好人主义”之害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对整个民政系统和民政业务进行一次大梳理,把民政系统干部队伍、廉政建设、安全稳定、民政业务中的所有作风问题都查出来,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社会事务等各项民政工作,切实提升婚姻登记、流浪乞讨、福彩慈善等民政业务服务水平,努力提高低保特困人员、优抚对象、孤残儿童、受灾群众等民政服务对象的保障水平;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精简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梳理规范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类别、法律依据、基本编码信息,加强双随机执法检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推动“一网”通办,确保民政依申请政务服务及公共服务事项入驻网上办事大厅。

三、保基本民生方面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情况

社会保障扶贫工程是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民政部门作为社会保障扶贫工程的牵头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了社会保障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

1、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

一是全面推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保障工作。我局与县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县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广民字[2020]68号),并于4月22日召开了2020年民政系统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要求各乡(镇)对符合民政救助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纳入民政救助范围;要根据脱贫攻坚整改工作安排部署,切实做好民政部门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

二是切实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兜底保障工作。全县有未脱贫贫困户64户183人,黄色预警户25户91人,边缘户48户148人。我局将全县未脱贫贫困人口名单、边缘户名单、预警监测户名单分发至各乡(镇),要求各乡(镇)对名单中的对象进行全面摸底摸排。对符合临时救助的,要及时给予临时救助帮扶;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未纳入农村低保范围的,要及时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全县发放未脱贫贫困户临时救助7人5.9万元,黄色预警户临时救助15人22.46万元,边缘户临时救助12人14.2万元。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贫困户63户156人、黄色预警户24户79人、边缘户47户101人按程序纳入了兜底保障范围。具体民政部门落实情况见附表。对不符合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条件的未脱贫贫困人口、边缘户、预警监测户,各乡镇收集好了收入、财产等证明材料,同时针对此部分对象,我局将加强关注,一旦发现其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造成家庭困难,符合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条件的,我局将及时将其纳入农村低保等相应社会救助范围。通过对黄色预警户、边缘户、未脱贫户增加低保名额、提高低保保障标准、安排临时救助等措施,有效解决了这部分家庭困难状况,生产生活情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从而确保他们不致贫返贫。

2、低保户、特困供养户、残疾贫困户等特殊群体政策兜底情况。

一是有力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水平。从2020年1月1日起,将全县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85元,达到470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325元。截止6月底,全县有农村低保7914户10886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077.68万元。同时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的补贴月份、补贴对象及补贴标准等,为全县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219.7万元。

二是有力提高农村特困供养水平。从2020年1月1日起,将全县农村特困自理人员供养标准提高215元,达到每人每月615元;将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供养标准提高517元,达到每人每月917元。截止6月底,全县有农村特困人员499户532人,其中集中供养181户195人,分散供养318户337人,发放农村特困供养资金213.12万元。落实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用,其中失能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补助标准每人每月1200元,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补助标准每人每月300元,自理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补助标准每人每月70元。截止6月底,有农村自理特困人员497人,农村半失能特困人员18人,农村失能特困人员 17人,发放农村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64.98万元。同时,为进一步保障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确保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根据文件要求,及时足额发放农村特困人员临时价格补贴11.05万元。

三是有力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水平。对具有本县户籍、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具有本县户籍、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残疾等级被评定为一级或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农村残疾人,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条件的残疾人,可同时申领残疾人两项补贴。从2020年1月1日起,将全县农村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提高10元,达到每人每月60元;将农村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提高20元,达到每人每月70元。截止6月底,全县农村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人数2655人,发放农村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38.27万元。

3、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及时发放残补。**年7月起,我县已落实按月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2020年5月6日,我局会同县残联出台了《关于开展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专项治理月工作方案》,5月7日召开残疾人补贴制度治理工作专题部署会,要求各乡镇残联组织、民政所落实落细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安排部署各乡镇对新办证残疾人进行摸底排查,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范围。每月我局将全县残补发放数据与低保、特困、殡葬等信息数据进行再次对比核查,并将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各乡镇民政所,要求乡镇民政所及时整改到位。发放《残联扶贫政策宣传单》3000余份,广泛宣传残疾人证办理程序、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及申请程序。5月21日至5月26日,我局联合县残联组成专项督查组深入乡镇、村,实地督查残疾人两项补贴专项治理整改情况。2020年3月至6月增加新办残疾证337人;增加残疾人补贴294人次。2020年6月发放残疾人补贴3248人次,发放补贴资金30.32万元。该整改任务已于6月初整改到位并销号。

二是提高特困标准。按照省、市统一安排,下发文件要求各乡镇提高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分散供养省级指导标准,达到农村低保标准的1.3倍。特困人员供养新保障标准工作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执行,并从2020年1月1日开始补发。共计补发农村分散供养特困自理人员326人16.93万元,补发农村分散供养特困半失能人员9人90元,补发农村分散供养特困失能5人50元。该整改任务已于5月份整改到位并销号。

三是补发照料护理费。已下发文件要求各乡镇按规定标准补发**年1月-2020年3月自理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补贴。目前全自理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补贴已补发到位,**年1-12月份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补发509人30.48万元,2020年1-2月份按每人每月70元的标准补发509人7.13万元,2020年3-4月份按每人每月70元的标准补发502人6.97万元。该整改任务已于4月底整改到位并销号。

(二)完善社会保障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以低保等兜底保障政策为基础,临时救助等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1、扎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一是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严格按照“入户、核对、评议、审核、审批”的工作程序执行,贯彻落实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制度。落实刚性支出和必要就业成本扣减政策。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群众纳入低保范围,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予以清退。截止6月底,我县有新增农村低保463户773人,清退农村低保260户307人;新增城市低保40户68人,清退城市低保    18户30人。二是提高城乡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城市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65元,达到705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450元;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提高85元,达到470元,财政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40元,达到325元。新保障标准从2020年1月1日起执行。

2、稳妥实施临时救助工作。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用于发放救助金额不超过1000元的申请对象和特殊紧急受理的临时救助,确保特殊紧急救助需要。上半年发放临时救助213 人次105.5万元。

(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养老服务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养老机构项目选址和规划,高标准、优先安排集体用地指标,并尽量靠近卫生院建设医养结合综合体,保证城乡养老院的建设需求,并实行无偿划拨。协调整合各部门合力,在项目编制、资金争取和项目建设上均取得了实效,将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项目全部纳入中央统战部对口帮扶项目,以及中央彩票公益金、中央预算内资金扶持项目库,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民政、财政、发改、住建、自然资源局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养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养老机构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作。二是完善制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县老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县居家养老示范社区标准》、《**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实施意见》等有关养老政策方面的文件,形成由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作、乡镇实施、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保证了养老服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政策扶持,提升改造。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政府严格按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安排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经费,统筹协调整合建设、扶贫移民、残联等部门的危房改造、移民搬迁、原中央苏区振兴土坯房改造等各类资金,统筹社会抚养费征收总量的20%,福彩本级公益金的50%,用于敬老院升级改造。对全县各养老院进行了消防设施改造,安装了监控系统,进行了无障碍、适老化改造,在走廊安装扶手栏杆,对楼梯、厕所、浴室、活动室铺设防滑地胶。

二是引导社会力量捐助。贴紧中央统战部对口扶持**和中央振兴苏区政策落实的契机,通过积极宣传和争取将全县12个养老院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全部纳入中央统战部对口援助项目,以及纳入中央彩票公益金、县发改委中央预算内资金扶持项目库。借助中央统战部经常组织统一战线优秀企业**行活动时机,主动对接,将养老院升级改造精品项目进行重点推介,争取援助。已落实民建中央、民盟中央,深圳腾邦集团捐助资金1700万元,其中新建思源·水南圩乡敬老院500万元,新建腾邦民建**苏区敬老院(头陂镇敬老院)500万元,千善乡敬老院500万元,扩建甘竹镇光荣敬老院200万元。对所捐赠项目充分尊重爱心企业意愿进行建设,对爱心企业提出需要冠名的,都根据他们的意愿冠名建设。并全部以县委、县政府名誉为捐助了资金的各无党派或爱心企业建立功德碑,以铭记后人。三是争取上级扶助。已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扶持苏区养老老服务机构资金1000万元,其中新建驿前镇中心敬老院570万元,新建杨溪乡敬老院430万元;**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80万元,扩建旴江镇中心敬老院养护楼;**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442万元用于水南圩乡敬老院新建项目;**年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2200余万元,用于长桥、赤水、塘坊三所区域中心型敬老院建设。

(三)规范管理,优化服务。

1、强化队伍建设。每个乡(镇)敬老院核定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名(院长和会计),定期组织人员集中培训和外出学习。近年以来,先后多批次选送敬老院院长、会计等敬老院工作人员到省民政学院和市民政局组织的护理知识培训,全部取得护理员资格证书,进一步增强了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县政府专门下达公益性岗位指标22个,用于乡镇敬老院的护理岗位。每年年底县民政局组织对全县养老机构服务人员考核,对考核中不称职的进行批评教育或解聘,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升了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

2、加强经费保障。为确保乡(镇)敬老院管理工作正常运转,县财政每年安排每个敬老院工作经费6万元,其中两万元用于绩效考核,在提高管理人员待遇的同时奖优罚劣,激发各养老院工作人员积极性。各乡(镇)还根据各地的情况,给予至少1万元的经费补助。不断提高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标准,2020年,将农村特困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570元,将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400元;落实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费,2020年,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助标准每人每月1200元,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补助标准每人每月300元。

3、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质量。

为加强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养老院建立了缮食、环境卫生、护理员服务质量、老人行为守则等管理制度,确保老人在院里颐养天年,享受晚年幸福生活。尤其强化了在院老人的日常管理:一是推选由院里老人组成的院务管理委员会的,对院务实行民主管理,每周举行一次院务会议,加强对老人的教育学习;二是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负责采购监管食堂用品,每周提前公布一周食谱确保不重样,每月公布伙食收支帐务,院长只参与监督;三是制定经全体院民通过的院民奖励制度,从遵章守纪,安全管理,公共和个人卫生,和谐相处四个方面细化考评细则,实行奖惩制度,使院民互相监督,互相提高日常行为素质,减轻管理压力。

(四)医养结合,提高健康水平

我县一直高度重视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在养老院建设选址时,就要求尽量靠近乡镇卫生院甚至融合建设,并积极协调住建局和自然资源局在土地划拨、规划时给予支持,尽量满足医养结合的便利条件。全县12所养老院全部跟乡镇卫生院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院内设立了医疗室,卫生院派驻医生和护士定期在养老院坐诊,为老人定期开展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对新入院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出具评估报告,为老人在院期间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提供参照依据,减少或尽量避免老人及养老院的安全健康风险。举办健康讲座,普及养生知识,为在院老人开展慢性病康复理疗有偿服务。

(五)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全县12所养老院全部建立了老年大学分校,引导老人积极参与各项科学健身娱乐学习活动,老人每天有组织地参加健步走、手指关节操等团体活动。添置了音响系统、桌球,健身康复器材,根据老人兴趣爱好建立了书法室、卡拉OK室、棋牌、桌球室,极大地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要求工作人员要多关注老人心理健康和所求所需,针对性做好一对一人性化服务,让老人感受到服务的温度。通过慈善“暖床前”项目、红十字会项目支持,积极引导志愿者服务队伍来院为老人送温暖,倡导志愿者与老年人结对帮扶,为老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县爱心莲谊会、红十字会、老年大学演出队和各社会群众组织定期到各养老院对老人进行慰问,表演节目、改善老人伙食等,各养老院其乐融融,一派欢乐气氛。经统计,全县有五支固定的为老志愿服务队伍,2020年为全县12个养老院共举行志愿服务活动8次。

 

相关文章
猜你需要